- 托普云农出席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点击次数:194 更新时间:2024-08-26
8月19-21日,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粮食安全与智慧种植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农业领域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与此次大会。作为中国智慧农业领域企业代表,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托普云农")受邀参会并作了主题汇报。
会议现场
深研AI技术,融入各类农业场景
中国作物学会挂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是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社团,在推动我国作物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主办,汇聚智慧农业产、学、研等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搭建学术交流、产研融合、协同创新的优质平台,促进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智慧农业领域的企业代表,托普云农大客户总监周蓝舰作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主题报告,分享了托普云农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专业深度融合,在农政监管、农业科研、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与创新实践,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托普云农进行主题汇报
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农业行业痛点的深刻理解,托普云农将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数据建模分析、大模型等AI技术能力深度运用于作物考种、表型解析、病虫害识别、作物生长预测、精准农业管理、植保大数据分析等各类农业场景,打造一系列成熟行业应用。例如在植物表型研究领域,托普云农已实现不同生境下对植物单器官、单株、群体的上百种表型指标的自动化采集与智能化分析;在数字植保领域,托普云农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建立识别模型,已实现2063种农业害虫、76种农业病害症状的智能识别,并研发病虫害预测、虫害防治期估算、小气候订正、气象灾害预警等AI算法模型,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效的防灾防治建议。
托普云农人工智能技术在植物表型领域的应用
托普云农人工智能技术在植保领域的应用
赋能政产学研,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得益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及软硬件自主研发、整合能力,托普云农构建了农业智能装备、软件平台、大数据应用三大产品体系,为农政监管、农业生产、农业科研提供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精准执行与科学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积极推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
在农业科研方面,托普云农围绕育种、栽培、植保、资环等场景,打造智能人工环境、表型采集与解析、农业环境监测、数字植保、科研园区智慧管理等众多硬、软件产品,并提供智能实验室、科研平台、试验基地等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综合解决方案。由农业农村部基建项目支持,托普云农参与承建的国家数字种植业(水稻)创新分中心科研试验基地,通过建设智能虫情测报系统、气象监测系统、孢子捕捉系统、水质监测系统、自动灌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智能感知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种、苗、墒、肥、虫、灾"六情信息,并利用AI技术开发稻作应用模型,为管理者提供作物生长评估与水肥、植保等建议,助力提升稻作种植技术研究水平与深度。
国家数字种植业(水稻)创新分中心
在农政监管方面,托普云农助力监管部门建立“乡村大脑",汇集三农大数据,利用AI技术智能分析、智慧决策,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决策部署,托普云农提供技术支撑打造的“浙江乡村大脑",以严谨的技术规范建立“11153"的总体构架(1仓1图1码5库3能力),围绕智慧农业生产、基层乡村治理、农民增收共富开发并集成了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显著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浙江乡村大脑
在农业生产方面,托普云农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产业模式,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环境实时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操作精准管理,促进农事生产提质增效。在台州仙居,托普云农联合仙居县政府打造“亲农在线"杨梅产业大脑,采集涉农数据,绘制杨梅产业地图,设立品牌准入机制,助力产业监管;基于杨梅生长数据构建杨梅生长适应模型、病虫害预测模型、杨梅剪枝模型,精准指导梅农生产;以信息化手段打通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农技服务、市场对接等环节,重塑服务体制等,最终构建生产加工、品牌市场、文旅融合、亲农服务、村户共富等多跨应用场景,实现小梅农与大市场的高效衔接。
仙居杨梅“亲农在线"产业大脑
作为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行业,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持续探索和实践。托普云农会继续聚焦智慧农业领域,在新一代农业传感器、人工智能模型算法、植物表型解析、农业机器人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与农业政、产、学、研各界携手,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